中国信托业协会首次推行业评级
信托业一直空白的官方权威版行业评级体系将被填补。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信托业协会新近下发了《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征求各信托公司意见。制定《指引》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信托行业自律管理,全面评价信托公司经营管理情况。
正式发布后,该《指引》将成为官方首次发布的信托行业评级体系。
四大方面12项指标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信托业协会秘书处于去年4月10日正式启动《指引》起草工作,5月7日下发至业内公司征求意见。
具体而言,《指引》涵盖资本实力指标、风险管理能力指标、增值能力指标、社会责任指标,简称“短剑”cris体系,并将信托公司划分为a85[含]-100分、b70[含]-85分、c70分以下三级。
其中,资本实力指标30分,包括净资本10分、净资本/风险资本15分和净资本/信托风险项目规模5分;风险管理能力指标30分,包括固有信用风险资产不良率10分、信托项目正常清算率10分和信托财产损失回收率10分;增值能力指标36分,包括净资产收益率6分、信托业务收入占比6分、营业费用收入比6分、人均信托净收益6分和信托产品自销规模占比6分;社会责任指标10分。
另据记者了解,对于《指引》的相关意见,信托公司需于5月14日之前向协会反馈。
评级工作先期试行
值得一提的是,《指引》先期将采取试行的方式。
对此,信托业协会解释称,部分评级指标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和引领性,试行有利于各信托公司调整适应;试行期间可以充分吸收有关配套制度不断完善的成果例如《信托公司条例》、《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等;部分指标数据目前尚不齐全、指标确定所使用的参考数据有待完善,以及规范报送各项评级数据的基础平台信托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尚需一定的时间等因素。
北京一家大型信托公司人士表示,“采用试行的方式意味着,《指引》未来还有较大的调整空间,颁布之后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
上述人士称,《指引》中,四大类指标中前两大类均与风险管理有关,实际上仅涵盖了风险管理、增值能力、社会责任三大领域,创新、资产管理能力、人力资源、公司管理等方面却不在其中,这种指标体系设计很难与评级初衷相一致,并没有做到全面。
此外,上述人士还表示,评价指标主要以规模为主导,缺乏成长性指标,这对于部分规模较小,成长性较快的信托公司不公平。“监管指标仍立足历史成果,缺乏面向未来的评价指标,包括发展潜力、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他说。
不同于监管评级
实际上,尽管信托公司的行业评级尚属首次,信托公司的监管评级却由来已久。
2025年,银监会发布《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合规管理、资产管理和盈利能力等五个方面评级要素纳入其中。
直至2025年8月,银监会才启动对《监管评级指引》的首次调整修改,通过考核打分的方式,细分为六级,并且规定了未来不同的问鼎娱乐的业务范围,以期强化信托业风控意识。
“去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已经数次针对《监管评级指引》征求意见,但业界争议较大,至今未能定稿。”有信托公司内部人士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信托业协会此番明确表示,《指引》是独立监管评级之外的一项评级。
“《指引》的用途是全面评价信托公司经营管理情况,《信托公司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的分类经营可能不会与《指引》结果相挂钩,最终还是参照监管评级。”一家央企背景的信托公司研究人士称,由于目前并没有权威的信托公司评价体系存在,诸如曾经的信托公司兑付评价等都有误导投资者的问题,确实有必要存在一定独立于监管评级之外的、权威的信托公司竞争力评价体系。
金融监管政策研究会创始人孙海波认为,评级结果若只划分为a、b、c三级或许过于粗略。从银监会内部对银行和信托评级,以及证监会对证券公司的分类来看,都至少在分级基础上再细分不同档次,总共11~18个级别包括细分项,以区分被评级机构差异。
来源:证券时报网
问鼎娱乐的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问鼎娱乐的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问鼎娱乐的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