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fof难关重重:去年16只清盘,今年30余只再迎三年考验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养老fof(目标日期基金)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尽管过去一年中,超过九成的养老fof实现了正收益,但这一业绩回暖并未引起资金的广泛关注。相反,过去一年内有16只养老fof产品因规模问题而走向清盘。
wind数据显示,截至最近统计日期,已有16只养老fof在过去一年中清盘(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其中,多数清盘产品是因为作为发起式基金,在成立三年后的对应日规模未能达到2亿元,导致基金合同终止。例如,大摩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基金,在成立三周年之际,因规模仅为千万元级别,未能达到合同规定的2亿元,最终走向清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这些清盘事件的发生,一些基金公司旗下的养老fof产品数量锐减。例如,摩根士丹利基金在清盘大摩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后,目前旗下已暂无养老fof产品。同时,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洪天阳也暂无在管的公募产品。
尽管面临清盘压力,但养老fof的y类份额(针对个人养老金投资需求而设)在数量和规模上均实现了增长。证监会最新披露的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显示,截至2025年底,全市场已有284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其中养老fof的y份额产品增至199只。这一增长部分得益于指数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使得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尽管y类份额产品数量增多,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养老fof都能顺利度过规模考验。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仍有33只成立于2025年的发起式养老fof规模不足2亿元。这意味着,这些产品将在今年迎来成立三年的大考,如果规模仍未能达到2亿元,清盘的情形将继续出现。
尽管面临挑战,但养老fof的业绩表现依然亮眼。近一年中,纳入统计范围的178只养老fof的y类份额产品中,有169只取得了正收益,占比高达94.94%。其中,中欧预见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的净值回报达到了14.96%,另有30只养老fof的y份额近一年回报超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