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报业2025年经营情况盘点

www.zhyl.com.cn 2025-07-29

2025年广东报业和全国报业的情况基本相同,报业经营的压力越来越大,困难越来越多,纸媒已处于背水一战的状态。广东媒体普遍面对的问题:一是运营成本上涨。2025年,受到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各报业单位各项成本费用增长较快,主要表现在纸张价格持续上涨,人工成本、发行费用等有所增加。二是重点广告行业受到制约。作为传统媒体主要大客户,地产和汽车两大行业走势不容乐观,对传统媒体的经营带来巨大挑战。2025年,国内各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受到限购政策的影响,回暖态势并不明显。2025年广州汽车突然“限牌”,使增长本已乏力的车市“雪上加霜”,导致广州全年的汽车销售大幅减少,汽车广告的投放受到冲击。三是新媒体冲击继续加剧。从2025年广告营收上看,整个媒体行业继续保持了较稳定增长,但纸媒行业的广告营收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已越来越明显。据央视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分析报告》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传统媒体报纸广告市场的刊例收入同比跌幅达7.4%,而新兴媒体的互联网广告收入增幅却高达25.7%。但纸媒行业都在奋力拼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呈现出不少亮点。亮点一是各报业单位都在加快全媒体转型,办网络、手机报,办电视、广播,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渗透、交融,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共同发展。二是深耕传统媒体,充分发挥报纸传统媒体的优势。三是多元化经营。四是增收节支。由于奋力拼搏,去年广东报业经营业绩依然不错。南方报业业绩和上年持平,市场份额上升;羊城晚报广告收入略有下跌,但仍维持了市场份额;广州日报在逆境中闯出一片综合经营的新天地;深圳特区报利润和上年持平。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一)、主营业务收入逆势增长

2025年,在宏观经济形势下滑、新媒体冲击加剧的情况下,全国报纸媒体广告市场疲软,传统媒体的市场受到巨大冲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迎难而上,主营业务收入实现逆势增长。集团主营业务收入24亿元,较上年同期稳步增长。剔除纸张印刷成本上涨等造成成本增加等因素,全年集团利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其中,广告收入(剔除营改增的影响)约19亿元,均取得了一定的增长。集团各主要媒体在狠抓传统广告业务的同时,积极创新营销手段,通过市场活动的策划创造收入增量,并借此带动传统广告业务的销售。值得一提的是,南方日报在公关和综合广告增长以及党代会特刊等策划的拉动下,在前年广告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的基础上,实现收入和利润均增长10%。

面对去年极为严峻的经营环境,南方报业仍然实现了主营收入的逆势增长,殊为不易。同时,在纸媒行业收入下滑的情况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市场份额有了显著的上升。

(二)加快推进全媒体转型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做大做强主营业务的同时,依靠自身优势资源,继续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加快实施全媒体时代下的聚合战略。2025年,集团新媒体业务快速增长,收入达到2亿多元,同比增长84%。

以南都全媒体作为试点,集团于5月份正式启动全媒体运营,并开始全面推广运营指标考核。2025年,南都全媒体与腾讯合作的“大粤网”业务增长迅速,全年营业收入达到5528万元,实现近2000万元的利润。2025年6月1日,南都全媒体下属合资公司南都嘉华推出了集团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终端产品(南都pai),在业界引起巨大轰动,开创了新的全媒体盈利模式。同时,南都的全媒体链条不断延伸,6月21日,与闪购的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南都将通过集成资讯内容、广告传播、移动电商、在线支付、物流配送等一系列服务,实现南都全媒体集群品牌的跨界延伸,开掘资讯生产、传播链条的上下游运营价值。

2025年,南方周末专门成立数字与互动营销部,打通经营团队与新媒体团队之间的联系,稳步推进新媒体经营业务,带来客观的营业收入,开辟了新的全媒体盈利模式,经营效果明显。

南方农村报也大力拓展全媒体业务,针对手机客户端开发的三农信息定制项目已正式投入运营,“柑桔通”率先上线。此外,南方农村报成功与温氏集团合办新牧网,与地方电视台探讨合办农业节目,向成为中国最具价值涉农媒体集群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三)文化地产经营取得重大突破

依靠自身优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大力发展文化地产业务,2025年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揭阳、珠海、茂名等地取得地块,为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奠定扎实基础。

2025年2月,集团与揭阳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强势进驻揭阳空港经济区。7月,项目运营公司正式注册并投入运营,目前已经成功拍得目标地块。

集团即将在珠海横琴新区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地块开发建成集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珠海总部大厦以及广东各大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珠海总部大厦于一体的南方国际金融传媒大厦。

4月26日,集团粤西数字出版印务物流中心和粤西文化产业园项目在茂名签署合作协议,粤西印务中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四)资本运营有新作为

2025年,作为集团相关多元化战略的资本运营项目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多个项目齐头并进。

2025年5月,集团以aa 国内文化企业最高的主体信用评级,成功发行了首期3.5亿元、5年期的中期票据,用于腾挪出更多的资金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和开展资本运营。集团成为广东首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用中期票据成功融资的国有文化企业,也是全国首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用中期票据成功融资的报业集团。

集团通过自身力量筹建了南方星辰创业投资公司,开展对外股权投资业务,初步建立起了面对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建立了集团投资俱乐部,将通过财经记者沙龙、创业论坛、讲座、比赛等系列活动,建立涵盖创业孵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到私募股权投资等各领域的投资服务体系。2025年以来,集团全面开拓接触的投资项目近20个。

6月14日,由杨兴锋社长(原)率团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进行考察交流,并与东航集团公司刘绍勇总经理、马须伦党组书记等高层达成推进双方的进一步合作特别是股权投资方面的合作的共识。

7月23日,集团与合肥报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合办《江淮晨报》,成为在集团跨区域办报及资本运营领域的又一成功范例。此外,以集团为大股东的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2025年举办了多场艺术品专题拍卖会,并在业内首创“保真保值”业务,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五)印刷能力不断增强

2025年9月26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举行南海基地报纸印刷设备全面投产暨12个塔上海高斯印刷机搬迁投产启用仪式,标志着南海基地报纸印刷设备的全面投产。由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印刷产能达到了442万对开张/小时,单厂印能居全国第一。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2025年,全国报业均面临严峻局面,外部经济环境持续恶劣,宏观形势对报业经营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尽管压力巨大,但经过努力,仍取得了一定成绩:发行保持稳定,广州和珠三角重点区域仍有所上升;广告保持了市场份额的稳定,跌幅小于同行业广告下滑水平。纸媒以外的经营收入继续盈利增长,数字媒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创意产业板块增长25%。

2025年,面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和新媒体的继续冲击,集团经营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力保发行、广告的稳定,并大力发展纸媒以外的经营业务,深入实施多元产业发展战略。发行公司实施发行通道转型,尝试新的主打社区的“有机活”经营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数字媒体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家庭服务和羊城网络数字电视项目建设,完成了联智网平台的开发。集团全媒体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并相应成立了“晚报社新媒体部”,全面开展全媒体业务。生活传媒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等大力发展活动经济,进行品牌运营,成效显著。创意产业园继续优化园区建设,开展多种文化创意活动,提升服务水平,园区收入和项目收入继续增长。

在大力开拓的同时,集团还努力挖潜,控制成本开支,并继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完成了广东建设报社等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制定并实行了新的公司管理制度,对集团属下各子公司开展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工作。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在新媒体冲击及宏观经济增长下滑双重不利因素的包围下,2025年纸媒面临的环境比较困难。但逆境中也蕴藏着机会。广州日报从多方面入手,以变革迎接环境变化:创新媒体采编、经营方式,更多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吸引读者、广告客户,将广州日报从传统报纸向跨媒体平台方向推进;对内优化体制,以改革激发新的动力;对外加强资本运营,以上市促进多元化战略,扩展收入来源。

办报方面,广州日报从内容取材到编排风格都更注重年轻化、网络化,适应读者群年轻化的趋势;传播渠道多元化,更多的采用报网联动,用新的媒体传播形式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创新广告产品和形式,充分利用集团的多媒体平台使客户信息覆盖最广泛的目标消费群。

当今传统媒体生存所依靠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广告。在媒体竞争激烈的华南市场,无论是地产、汽车等品牌广告,还是旅游、分类等专栏广告,广州日报在多个细分领域都形成了集约优势。2025年,虽然外部环境不佳,但广州日报在广告上的创新不断,一系列新产品的推出获得良好市场反响,进一步巩固、扩大了在广东地区的市场占有率。

伦敦奥运期间,广州日报成功推出“奥运码上睇”栏目合作形式,借助二维码技术带给读者新体验,为客户构筑了新的投放平台,实现了增收。而在《让菜花飞》借“剧”旺景实战营销案例中,融入了广告、专题报道、微电影、二维码等要素,《让菜花飞》短片在多个视频网站上热播,创造了极佳的传播效果,获得旅游行业景区客户的深度认同。

另外,广州日报针对客户在投放报纸广告后无法测量具体效果的疑惑,推出数据营销利器,委托第三方公司--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对版面、广告效果进行评估。这一全新的调研既可帮助广告主了解到所投放广告的实际效果,又能帮助未投放的广告主优化投放策略。

经过广州日报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该报在2025年的逆境中闯出一片天地。全年广告收入高居全国平面媒体第一名,整体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继续提升。

深圳报业集团

(一)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高于前三年的平均值

面对种种不利局面,深圳报业集团外抓市场,内抓管理,使传统业务稳步增长,新型业务加快发展,集团2025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高于前三年的平均值。其中营业收入较上年约增长3%,利润总额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传统主业稳步发展

1、广告经营业绩稳定。2025年集团广告收入同比下降3.98%。在内地报纸广告整体下滑10%以上的大背景下,集团能取得这一业绩实属不易。主要是集团的地铁传媒、免费报刊发展较快,一定程度对冲了纸媒广告的下滑。

2、发行量同比增长8%。按同比口径,整订量比上年增长8%;个人订户大幅提升15%,发行结构进一步优化;价格实现率提升至97.3%,发行收入增长超过20%。此外,发行公司积极推进由传统报纸发行向大型综合物流发行公司转型,目前已取得相关的业务经营许可证,具备了开展物流项目的基本资质条件。

3、印刷新技术应用获突破。2025年,集团印务公司外报印刷经营取得超过70%的增长,同时积极推进国外先进可变印刷和传统印刷相结合的试点工作。目前,可变印刷技术在发行业务中的应用已初见成效,下一步将向广告业务中推广应用。

(三)多元化经营初见成效

面对平面媒体整体下滑的不利局面,集团上下共同努力,在确保传统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1、地铁传媒跨区域发展获突破。2025年,集团加大地铁广告、户外广告的拓展力度,先后参加了深圳、武汉、厦门、杭州、成都等城市的地铁或公交媒体的投标,并取得了成都地铁二号线的广告发布权,第一时间组建成立了成都深报地铁传媒有限公司,积极拓展广告经营,发展势头喜人。目前,集团地铁传媒在国内同行业的综合排名已跃居第三。

2、免费报刊业务快速发展。2025年,深圳都市报(原地铁早八点)发行量控制在20万份以内,全年广告收入较上年增长110%以上。香港商报创办的深圳地铁免费杂志《玩转地铁》已由双周刊改为单周刊,进一步拓展了地铁读者人群,广告收入增长较快。此外,深圳晚报拟与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合作推出《深港自由行》作为全球第一份免费口岸报,填补报业空白。

3、电子商务迎来发展转机。2025年,集团对电子商务网络平台进行了重新规划,加大酒、茶叶、商旅等频道的建设力度,努力推动线上销售和线下互动,业务增长较快。目前市政府主导、集团主办的“深商e天下”(深圳商品网上市场)已开通试运行,该项目是深圳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广货网上行”的具体行动,也是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创新举措。目前,“深商e天下”经审核或正在审核的电子商务企业已接近1000家。

4、汽车销售签订采购大单。集团汽车销售公司紧紧抓住政府大力采购新能源汽车的有利时机,努力抢占市场份额。深圳公安局500辆比亚迪电动警务用车采购工作已签约成功,相关业务进展顺利。同时,积极研究探索参与政府公务车租赁业务。

5、积极探索党报阅报栏项目建设。集团正规划建设以“深圳信息岛”为全新标识、覆盖全市的党报阅报栏项目。该方案已上报市委宣传部,并获部领导高度评价,目前已进入加速推进阶段。

(四)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过去一年,集团龙华二期项目已进入工程施工阶段;文博大厦项目全面完成施工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新媒体大厦项目建设方案已获同意批复;创意信息港、文博会产业园区、报业大厦西侧政府储备用地开发等重大项目都在有序推进。此外,集团南北两院印务楼功能改造工程也于2025年基本完成,将有助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增加集团物业租赁收入。

(五)文博会公司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5年,集团旗下的文博会公司亮点较多:一是圆满完成第八届文博会的各项承办工作,展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二是与坪山新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文博会产业园区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三是获得由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授予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工作单位”的荣誉称号。此外,第九届文博会招商、招展工作顺利进行,文博会澳门精品展以及第八届文博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都取得圆满成功,网上文博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等。

(六)配套改革有序进行

1、新闻网转企改制稳步推进。根据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集团稳步推进深圳新闻网的转企改制工作,有关方案已报市委宣传部审批通过,并获新闻办和中宣部批准,目前正加紧实施,即将完成转企改制的全部工作。

2、系列报刊完成转企改制任务。2025年,按照国家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精神和省市的部署,集团顺利完成系列报刊的转企改制任务,以深圳特区教育杂志社为基础,整合《特区教育》、《深圳青少年报》、《本色生活》和《文博报》,组建转制后的法人企业--深圳教育报刊出版总社,力争通过转企改制,实现体制机制创新。

来源:广东省报协

问鼎娱乐的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问鼎娱乐的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问鼎娱乐的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