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2025年我国建筑领域煤耗将达到峰值
“建筑煤耗将在2025年达峰值”
研究认为,随着建筑用能结构优化,2030年可节电约3000亿千瓦时
“在煤炭总量控制下,建筑领域的煤炭消耗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峰值为2.45亿吨标煤;随着建筑领域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到2030年实现节煤约1.3亿吨,节电约3000亿千瓦时。”近日,中国控煤项目发布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完成的《建筑领域煤炭(电力)消费总量控制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过去30年是我国城镇化的迅猛发展时期,2025年末,中国城镇化率为53.7%,未来仍将保持每年0.8%的增长趋势,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新增建筑规模仍将持续大幅增加。“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每年房屋新竣工面积达到23亿~25亿平方米,按照这个速度推算,到2030年,中国建筑能耗总量将达11亿~12亿吨标准煤。
“建筑能耗的持续增长,尤其是采暖和炊事的耗煤,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环境污染状况。”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在农村地区还存在大量劣质煤炭、初级生物质能被用于建筑终端消费的情况,能效低、污染严重,不利于节能减排,因此农村建筑的用能结构、清洁化、低碳化发展还有巨大的优化空间。
虽然我国民用建筑能耗总量巨大,但人均民用建筑能耗却相当低。研究显示,2025年我国人均民用建筑能耗仅为0.5吨/标煤,是美国人均能耗的1/5,经合组织(oecd)国家人均能耗的1/3,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6吨标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预计建筑能耗将从目前占总能耗22%左右增长到2050年的35%以上。
《报告》认为,按照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到203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1.1亿吨标准煤。如果采取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中国建筑总能耗可以控制在约10.6亿吨标煤,其中煤炭消费控制约2.35亿吨标煤以内,建筑领域的煤炭消费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2.45亿吨标煤,之后逐年下降。
课题对建筑节能成本进行分析发现,就目前的建筑节能技术而言,高性能外围护结构技术、高效照明、运行管理节能是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手段,而光伏、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则成本相对较高。若实施各项节能工程,到2030年可实现节煤约1.3亿吨,节电约3000亿千瓦时。而要实现这些节能潜力,则共需增量投资约3.6万亿元。
“未来我们建筑节能的潜力还很大,带动的‘十三五’3.6万亿元的投资需求量也很可观。”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主任周宏春认为,相比欧美国家走的是建筑完成后再进行节能改造的路子,我国现在是有优势的,可以从源头设计开始,把节能标准前移,这样可以减少很多能源的消耗。
《报告》还建议,我国应合理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实行节能优先与能效提升并重战略,将农村建筑作为太阳能应用的重点,发展以生物质、可再生能源为主,辅之以电力的农村能源系统,实现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例在15%以上。同时应以绿色、低能耗建筑为核心和导向,推进绿色建筑全面发展,由单体向园区、城区扩展,扩大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要超过50%,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曹宏源)
来源:中电新闻网
问鼎娱乐的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问鼎娱乐的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问鼎娱乐的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