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t开发出关键激光雷达传感器元件可用于自动驾驶
lidar传感器对于实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ar/vr等先进技术不可或缺。特别是用于ar/vr设备和智能手机的短距和中距lidar需要更高的距离(深度)分辨率,以更准确地检测人或物体的形状,因此更好定时抖动性能的单光子探测器非常必要。
lidar通过计算发射器发射的光子撞击物体、反射并返回接收器所需的时间来测量距离并创建3d图像。接收器处的单光子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时出现的探测时间的微小差异称为“定时抖动”,这种抖动的值越小,识别物体的精度就越高。
据外媒报道,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宣布由后硅半导体研究所myung-jaelee博士领导的团队研发出“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可基于40nm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识别毫米级物体。
图片来源:kist
spad是一种可探测单光子的超高性能传感器器件,其开发难度极高,迄今为止,只有日本索尼基于其90nm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和技术成功实现了基于spad的激光雷达的商业化,并提供给苹果产品。
索尼的spad表现出比文献报道的背照式spad更好的效率,但其大约137~222ps的定时抖动性能不足以实现中短距离激光雷达应用所需的用户辨别、手势识别和物体的精确形状识别。
kist开发的单光子传感器元件将定时抖动性能显著提高了两倍以上,达到56ps,距离分辨率也提高到8mm左右,作为短距和中距激光雷达传感器元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由于spad是通过与sk海力士(skhynix)的联合研究,基于40nm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工艺(一种可量产的半导体工艺)开发,因此有望立即实现商业化。
图片来源:kist
kist首席研究员myung-jaelee表示:“如果作为半导体lidar和3d图像传感器的核心源技术进行商业化,它将大大增强我们在下一代系统半导体方面的竞争力,这是韩国的战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