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产业全面发展,商业化进程加速
年初,苹果计划在applewatch导入microled的新闻,掀起2025年microled产业第一波热度。同一时间,在部分ar眼镜厂商积极推动以及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发展较缓的microled技术,也似乎在今年开始迎来进阶式突破发展,新动态频频传来。
今年以来,microled产业在新品上市、最新技术成果、项目进度、投资融资等方面均有源源不断的好消息传来,microled商业化发展再一次加速。ledinside在此对今年以来的microled各类动态进行了收集整理,回顾microled产业发展的最新进程。
截至6月初,今年已有丰富的microled相关产品出现,基本覆盖microled产业重要环节,包括产业上中游的晶圆、芯片、器件、背板材料、驱动芯片、生产设备、微显示器、微显示模组,产业下游的显示屏、车灯、消费级电视、ar眼睛等终端产品,共计约29款。
从这些最新microled产品上,可以看到microled产业链的发展趋势。上游方面,晶圆厂商正在研发更大尺寸microled晶圆,如8英寸、12英寸片;芯片厂商正在不断提升microled的发光效率;设备厂商正在推出可对microled进行更大批量生产和检测的设备;
中游方面,越来越多厂商关注microled微显示的应用,发布多款小尺寸、高分辨率、高亮度的单色或全彩的微显示器和显示模组,以满足xr、手表等头戴、穿戴设备的应用需求。
下游与终端方面,可以看到microled的丰富应用,从常见大尺寸显示屏产品,到小尺寸的ar眼镜,再到车用照明与显示的应用,甚至是柔性触摸显示器的应用,microled展现出了其做为终极显示技术所具备的应用多样性。
并且microled应用不止于此,近期,有消息透露,苹果计划在未来将iphone屏幕材质从oled升级到microled,从而实现更高亮度、更低功耗、更优秀对比度。
trendforce集邦科技研究副总邱宇彬预测,展望2026年,随着microled技术与成本进一步成熟,ar、车载显示有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带动microled芯片的需求增长。在成本显著下降的基础上,大胆期待2027年智能手机也能够为microled提供应用的机会。
microled相关产品丰富,但microled技术仍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因此相关研究从未间断,产学研正一步步提高microled性能。今年以来约有17项microled相关研究获得最新成果,涉及红光效率的提升、全彩化显示的实现、巨量转移效率的提升、新型结构和材料的microled研究等,目的都是帮助提高microled性能、生产效率,降低应用成本。
项目方面,年初开始,led项目纷纷迎来新进度,其中多个涉及microled,并已相继进入签约、开工、建设、开业等状态,进一步为未来microled的技术研究与产能做好储备。
其中,深天马的microled全制程试验线非常值得关注,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目的是打造一条从巨量转移到显示模组的全制程microled试验线,重点研发基于tft基板的巨量转移相关技术,并以车载显示作为重要应用方向之一。今年5月,深天马透露目前项目已开工并顺利推进中。
资本市场也保持高度关注microled技术,今年以来,约有5家microled相关企业获得最新一轮的投融资资金。
其中,mojovision在今年初宣布暂缓microled智能隐形眼镜项目,将公司重心转向microled微显示器发展后,就在4月获得了22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4亿元)的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开发与商业化其面向消费、企业、政府领域应用的microled显示技术。
另外,近期阿里巴巴入股jbd也成为行业焦点,虽然投资资金不多,但还是让业界对阿里巴巴未来在microled的发展动向充满遐想。
2025年,microled产业发展再次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丰富的产品、技术成果、项目及投资,推动microled技术快速进步。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从上述动态整理发现,产业对于microled应用的关注,逐步从大尺寸显示屏转向头戴装置、穿戴装置为代表的小尺寸领域,这一转变,或成为加快microled大规模商用化的关键。
其中,穿戴装置对于microled的发展尤为重要。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穿戴装置,其显示面积偏小,搭配的microled数量不多,对于巨量转移等生产技术的要求门坎相对较低,是验证microled做为显示面板量产可行性上的首选应用首选,也是未来几年建构microled扎实需求的关键应用之一。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随着apple搭载microled显示器新型手表的备货启动与产品问世,2025年与2025年,穿戴装置用microled芯片产值将迅速的膨胀至1.72亿与4.63亿美金,2025年到2027年间该应用产值的年复合成长率推升至873%。(文:ledinsideirving)